Firebase Storage 入門


Posted by SimonAllen on 2020-03-07

關於 Firebase

Firebase 是 google 的雲端資料庫平台,提供了很多 APP、WEB 所需要的後端功能,如果只是小專案完全可以用 Firebase 雲端來取代我們 local 安裝操作 DB 的需求。

其他介紹就不多闡述啦,因為這篇筆記不講 Cloud Firestore 和 Realtime Database ,而是單純以 Firebase Storage 為主

Firebase Storage 大小限制

免費方案的空間大小限制是 5GB
每日最多下載流量 1GB
一天下載次數最多5萬次 上傳次數最多2萬次
就一般的開發者寫寫 side project 是非常夠用的

新建專案

首先到 Firebase 官網新增專案

專案命名按自己喜好取名

這邊會問要不要啟用 GA 功能,因為不是此筆記重點,所以不啟用
若是之後有需要仍可以到設定內開啟 GA 相關功能

開始建立專案 會花一點時間

點選繼續可以進入控制台介面
左側會有許多功能可以設定,一般開發者基本上只會用到 開發 功能
剛剛沒開啟的 GA 功能若是之後有需求可以到 數據分析 這邊開啟

簡單介紹一下控制台開發功能列表

  • Authentication
    身份驗證:顧名思義就是一些權限驗證的設定
  • Database
    資料庫:字面上翻過來就是資料庫 可以在這裡檢查設定我們寫進來的東西
    目前區分成 Cloud Firestore 和 Realtime Database 兩種,差異可見:
    GCP專門家: Firebase Cloud Firestore 及 Realtime Database 介紹及比較

  • Storage
    儲存:字面上翻過來就是儲存、存儲 可以上傳一些圖片與影片 檔案都東西
    可以想成類似 google 那種雲端的感覺

  • Hosting
    託管功能:是 Firebase 的網站部署功能
    可以讓自己的 Firebase 作品部署託管在上面,就不用再用 github Page 或 Heroku 部署自己的網站
  • Functions
    後端功能 整合成一個一個自己的 Fumctions 就是 JavaScript Methods
    開發者可以透過操作這些 Fumction Methods 開發和管理後端功能
  • ML Kit
    這是和機器學習有關的服務 不在這次的主題內

開始使用 Firebase Storage

點選控制台左側列表 Storage

點選開始使用

Step1


有用過 database 功能的人應該對這個挺熟悉的,同樣是安全權限的部分,這個步驟只提示安全權限,當前步驟無法修改,點下一步繼續

Step2


接著要設定 Cloud Storage 的(機房)位置,一但選了就不能變更,有分成多區域與單區域,多區域如美國和歐洲就代表實際選擇後,這地區有好幾個機房位置可以使用,(代表歐美有不只一個機房)

基本上選哪裡都還是可以用 Firebase Storage 的服務,這裡當然選離我們比較近的地區,點選 了解詳情 可以看近一步說明

亞洲有四個選項分別是代表

  • 孟買
  • 香港
  • 東京
  • 大阪

這裡我選擇香港 asia-east2

稍等幾秒就建立好了

建立好進來 storage 頁面,可以看三個分頁選項

  • 檔案
    可以在這裡觀看上傳上來的檔案與資料夾結構,可以想成條列式的 google 雲端那種感覺
  • 規則
    就是剛剛說的安全權限設定規則
  • 用量
    可以觀看目前使用到的空間大小與流量

新增應用程式

從 Project Overview 處點選 </> 新增網頁應用程式

或者是點選 Project Overview 旁邊的小齒輪 選專案設定

點選 </> 新增網頁應用程式

進入網頁應用程式畫面

Step1

輸入我們的應用程式名稱,這裡也是按自己喜好取
應用程式名稱和專案名稱是不一樣的東西,一個專案底下可以有數個應用程式

這裡也可以選擇一併為這個應用程式設定代管功能
這裡先不選擇,代管功能之後還可以設定

Step2


這邊有兩個重點

  1. 檔案引入的方式:
    要使用 Firebase 功能,他的新版 SDK,預設引入的 firebase-app.js 是 Firebase 的主要核心,其他的功能都被拆分成各個子項目,我們要在 script 引入 Firebase 對應的 Storage Library 檔案才可以使用
  2. firebaseConfig
    firebaseConfig 包含了我們專案應用程式的金鑰,透過這個金鑰,我們的網頁服務才能找到對應的 Firebase 對應的 database 或 storage 應用,所以每個人金鑰參數都會不一樣呦

引入檔案

接著開始開發吧,使用 codepen 或在自己的電腦內新增一個 index.html,並 CDN 引入核心檔案與 Storage 檔案

CDN 引入

<!-- Firebase 核心 -->
<script src="https://www.gstatic.com/firebasejs/6.4.0/firebase-app.js"></script>

<!-- Firebase storage 模組檔案 -->
<script src="https://www.gstatic.com/firebasejs/6.4.0/firebase-storage.js"></script>

若是在自己電腦上 html 開發,將上面兩個檔案放在</body>前面

Vue Cli 或 Create-React-App

如果是使用 Vue cli 或 Create-React-App,需要透過 npm 或 yarn 來安裝

使用終端機 cd 到專案資料夾後下指令

npm install --save firebase

到我們的專案 app.jsapp.vue 開頭加入

import * as firebase from "firebase/app";
import "firebase/storage";

初始化設定

貼入金鑰

新開一個 .js 檔案引入進我們的 HTML,在裡面貼入金鑰

  var firebaseConfig = {
    apiKey: `${你的 apiKey}`,
    authDomain: `${你的 authDomain}`,
    databaseURL: `${你的 databaseURL}`,
    projectId: `${你的 projectId}`,
    storageBucket: `${你的 storageBucket}`,
    messagingSenderId: `${你的 messagingSenderId}`,
    appId:`${你的 appId}`
  };

程式碼這邊的 ${}符號只是方便筆記,不需要連 ${} 符號一起寫入

如果是使用 Vue cli 或 Create-React-App 就貼進 app.jsapp.vue
想在專門檔案管理也可以將金鑰抽出來成一隻檔案再 importapp.jsapp.vue 也可以,要放.env之類的設定檔管理也行。

初始化 Firebase

.js 檔案或 app.jsapp.vue 加入這行

 firebase.initializeApp(firebaseConfig);

這樣就完成初始化
也可以指派給一個變數並 console.log 印出來檢查看看

const db = firebase.initializeApp(firebaseConfig);
console.log(db)

檔案上傳

接著終於可以開始時做檔案上傳功能了,先從單檔上傳開始,為了方便解釋我會用 codepen 來說明:

單檔上傳

HTML

<progress value="0" max="100" id="uploader">0%</progress></br>
<input type="file" value="upload" id="uploadBtn"></br>
<div id="msg"></div>

JS
先透過 getElementById 取得對應的元素

const uploa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ploader");
const upload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ploadBtn");
const ms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sg");

我們要做的是:當選擇檔案後,就將其上傳至雲端

uploadBtn.addEventListener("change", event => {

  // 取得檔案資訊
  const file = event.target.files[0];
  const path = file.name;

  // 取得 storage 對應的位置
  const storageReference = firebase.storage().ref(path);

  // .put() 方法把東西丟到該位置裡
  const task = storageReference.put(file);
});

實際操作會發現...沒反應
打開 console 檢查


403 沒有權限,原因是規則設定,權限的部分現在是只有認證(例如登入後)的權限才可以上傳,到規則這邊

把不等於

allow read, write: if request.auth != null;

改成

allow read, write: if true;

然後發布

這裡方便說明先改成 true,但這麼做的缺點就是門戶大開,只要有金鑰設定檔,大家都可以上傳東西上來,實際開發時一定會會和登入功能去做權限控管

回到 codpen 重新上傳,會發現這次就成功了

在上傳檔案的程式碼內利用

firebase.storage()

來取得 Firebase storage 對應的 API 和功能,利用 .ref() 來指向 storage 雲端裡對應的位置

若是有寫過 Firebase database 的人,應該會知道.ref() 不傳入路徑參數,會指向 root 根目錄,但是現在上傳檔案 這個對應位置字串需要包含檔案名稱

firebase.storage().ref(相對路徑包含檔名);

什麼意思呢?
來看看如果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情:

.ref("folder")

結果會是沒上傳成功或者新建一個資料夾名叫 folder 嗎?
實際上是上傳到 root 根目錄的檔案名稱變成 folder 了
因為真正推東西上去的 API 是 .put()
.ref()若沒有 "/" 來區分資料夾層級,那麼字串參數就會變成檔案上傳進去的檔案名稱

但是如果改成這樣

.ref("folder/newName")

來看看結果
這邊自動新增了資料夾 folder,剛剛上傳的檔案名稱變成 newName

實際上 Firebase storage 沒有新增資料夾的 API,所謂的資料夾實際上是我們的路徑,storage 會替我們在上傳時自動產生:

  • 如果上傳時路徑的資料夾層級已經存在 storage,.ref()就按照這個路徑指過去
  • 如果上傳時路徑資料夾層級不存在,.ref()就按照這個路徑新建資料夾並指過去

而另一個重點 API 當然是

.put(檔案)

透過 .put() 來上傳檔案
要注意的是必須傳入參數,這個參數就是我們要上傳的檔案,也就是從event.target.file[0] 取到的東西

codepen 範例1

了解上述資料後,可以小小優化一下,讓讀取條可以跟著跑動

uploadBtn.addEventListener("change", event => {
  msg.textContent = "";

  // 取得檔案資訊
  const file = event.target.files[0];
  const path = file.name;

  // 取得 storage 對應的位置
  const storageReference = firebase.storage().ref(path)

  // .put() 方法把東西丟到該位置裡
  const task = storageReference.put(file);

  // .on()監聽並連動 progress 讀取條
  task.on(
    "state_changed",
    function progress(snapshot) {
      let uploadValue = snapshot.bytesTransferred / snapshot.totalBytes * 100;
      uploader.value = uploadValue;
    },
    function error(err) {
      msg.textContent = "上傳失敗";
    },
    function complete() {
      msg.textContent = "上傳成功";
    }
  );
});

當然前端工程師都知道,實際上檔案在傳輸並不是同步的,而是非同步傳輸,在傳輸的過程一定需要時間,所以我們需要"監聽"上傳的過程,如何監聽呢?這裡可以使用 .on()

.on()

我們把.put()上傳這段程式碼指派給一個變數 task

const task = storageReference.put(file);

用點.on()接續在 task 變數後面監聽,.on()可以帶入以下參數:

.on("state_changed", callback1, callback2, callback3)
  • "state_changed"
    字串格式 表示監聽.put() 上傳狀態的變動

  • callback1
    上傳觸發的 callback function 函式,上傳過程會不停觸發

  • callback2
    上傳失敗觸發的 callback function 函式,只在失敗後觸發一次

  • callback3
    上傳結束觸發的 callback function 函式,只在完成後觸發一次

callback1 這邊會帶入一個當前資料快照 snapshot 作為參數,我們從 snapshot 取出 bytesTransferred 和 totalBytes 兩個數值:

  • bytesTransferred 表示當前已上傳的檔案大小
  • totalBytes 表示預期要上傳的檔案大小

然後將

bytesTransferred/totalBytes * 100

計算出來的值指派給 <progress>value 屬性
這邊是簡單的數學計算:
在看<progress> 這個 HTML5 讀取條時,可以用%數來想,100% 就是完成,假如今天有個 10MB 檔案在上傳,並且網路速度固定 0.1秒 上傳 1MB

  • 0.1 秒時

    1/10 * 100
    

    已上傳1MB progress 讀取條這時就是 10(%)

  • 0.2 秒時

    2/10 * 100
    

    已上傳2MB progress 讀取條這時就是 20(%)

  • 到 0.5 秒時

    5/10 * 100
    

    已上傳5MB progress 讀取條這時就是 50(%)

直到最後..

  • 1秒時
    10/10 * 100
    
    已上傳10MB progress 讀取條這時就是 100(%)

codepen 範例2

拖曳上傳

接著來說拖曳上傳,拖曳上傳會需要用到 HTML5 新增的 Event 事件 dropdragover
這裡一樣以 codepen 為範例

HTML

<div id="dropContainer" class="drop-container">
    <span>拖曳檔案至此上傳</span>
</div>

<div id="msg"></div>

CSS

.drop-container {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border: 4px dashed #000;
  line-height: 400px;
  text-align: center;
}

JS
一樣要引入 Firebase Library 和金鑰設定

const drop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ropContainer");
const ms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sg");

// 將這個範例存進 Storage drag-and-drop/ 資料夾
const folder = "drag-and-drop/"

接著對我們的 dropContainer 拖曳區域下 drop 和 dragover 事件監聽

// dragover 拖曳檔案至範圍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agover", event => {
  event.preventDefault();
});

// drop 拖曳時放開檔案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op", event => {
  event.preventDefault();
});
  • dragover 監聽事件是滑鼠拖曳東西進入被監聽範圍內就會觸發
  • drop 監聽事件是滑鼠在該監聽範圍內左鍵放開時就會觸發

那..為什麼 dragover 和 drop 都要加 event.preventDefault(); 阻止預設行為呢?
因為 dragover 會瘋狂被觸發嗎?這倒不是最主要考量

正常使用瀏覽器網站,隨便將一個圖片拖曳進瀏覽器會發生什麼事情?
瀏覽器會離開當前網站並開啟這張圖片

為了讓瀏覽器不去做預設開啟這張圖片的行為,在拖曳和放開的這兩個過程,必須加上.preventDefault(); 去阻止它的預設行為

理解這點後,繼續修改程式碼在 drop 的 callback 函式內加上

  const file = event.dataTransfer.files[0];

注意現在是拖曳事件,要從 callback 參數取得檔案資訊,要用 .dataTransfer 而不是 .target

接下來如同單檔上傳那邊的範例一樣,透過 .ref() 指向位置,透過 .put() 將 file 檔案上傳

  const name = file.name
  const fullPath = `${folder}${name}`;
  const storageReference = firebase.storage().ref(fullPath);
  const task = storageReference.put(file);

codepen 單檔拖曳上傳範例

多檔拖曳上傳

多檔拖曳其實很簡單

應該有人注意到我用事件 event 參數取 file 檔案時是用 files[0] 去取
實際上 event.dataTransfer.files 是一個 Array-like 物件,他是個類陣列的物件,可以用 [0] 取到這個 files 物件的第一筆檔案資料

可以下 console.log() 來檢查 files

可以發現 files 是個物件,其 key 像陣列一樣是由 0 開始數,並且有個隱藏屬性 length 列出有多少數量的 File 檔案

我們沒辦法用 Array 原生方法例如 forEach 來迭代 File 物件
for-in 還會把 length 給印出來多此一舉,雖然可以用 Object.keyArray.from 來轉換成 Array,但既然 length 這個隱藏屬性表示實際上 File 數量..

那就可以用一般的 for 迴圈來迭代就可以了

const files = event.dataTransfer.files;

for(let i = 0; i < files.length; i++) {
    const path = folder + files[i].name;
    const storageReference = firebase.storage().ref(path);
    const task = storageReference.put(files[i]);
}

這個一來就可以在 for 迴圈迭代的過程中,個別將上傳的檔案透過 .ref().put() 上傳至雲端

codepen 多檔拖曳上傳範例

資料夾上傳

最後一個上傳來講資料夾上傳,資料夾上傳就比較要複雜一點

上傳一個資料夾,裡頭可能有複數資料夾,有的層級有檔案,有的層級還是資料夾,面對這種巢狀結構,需要用到 遞迴 來迭代資料夾樹狀的路徑

先來看看 drop 事件這邊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op", event => {
  event.preventDefault();

  //  用 dataTransfer.items 取得拖曳進來的資料物件 注意這裡不是使用 dataTransfer.file
  const filesData = event.dataTransfer.items;
})

現在上傳的資料分類不只是 file 檔案,同時還會有資料夾,這裏用 .items 來取得拖曳進來的資料,然後再篩選分類出哪些是資料夾或檔案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op", event => {
  event.preventDefault();

  //  用 dataTransfer.items 取得拖曳進來的資料物件 注意這裡不是使用 dataTransfer.file
  const filesData = event.dataTransfer.items;

    // 考量到可能會一次拖曳好幾個資料夾,這裡要先 for 迭代一次
    for (var i=0; i < filesData.length; i++) {    

      // 使用 webkitGetAsEntry 來取得傳入進來的檔案分層列表
      const files = filesData[i].webkitGetAsEntry();

      if (files) {
        sortFileTree(files);
      }
    }
})

而 sortFileTree 函式長這樣

// 遞迴檢查是檔案還是資料夾
const sortFileTree = (item, path = "") => {

    if (item.isFile) { 
      item.file( file => {
        const fullPath = `${path}${file.name}`
        console.log(fullPath)
        const storageReference = firebase.storage().ref(fullPath);

        // .put() 方法把東西丟到雲端裡
        var task = storageReference.put(file);
      });
    } else if (item.isDirectory) {

      // 透過 File API createReader 去創建這層資料夾物件已供我們後續讀取
      const dirReader = item.createReader();

      // 透過 readEntries 去讀取這個資料夾目錄裡頭的東西
      dirReader.readEntries(entries => {
        console.log("entries.length",entries.length)
        // 使用 entries.length 知道該層級往下共有多少檔案數量 為了 loop 讀取這些檔案 這裡要跑 for 迭代
        for (let i = 0; i < entries.length; i++) {

          // loop 讀到該檔案時,再呼叫一次 sortFileTree 並傳入該檔案與路徑
          sortFileTree(entries[i], path + item.name + "/");
        }
      });
    }
}

使用遞迴和使用 for 迴圈一樣:要小心無窮遞迴..,要在裡頭做個 if 來判斷什麼情境下呼叫自己、什麼時候結束。

傳入遞迴函式的檔案是透過 webkitGetAsEntry 取得的目錄物件,可以透過 isFileisDirectory 來幫助我們判斷。

  • isFile
    判斷是否是檔案:如果是檔案就將其上傳到 storage,遞迴結束

  • isDirectory
    判斷是否為資料夾:如果是資料夾就就條列取得裡頭所有項目,然後再呼叫 sortFileTree 往下遞迴去判斷

firebase storage 拖曳資料夾上傳

下載

拖曳資料夾上傳這邊可能很多人聽不懂,沒關係接下來拉回 storage 功能,來講講下載
下載的範例會沿用單檔上傳的部分

HTML
新增下載按鈕

<progress value="0" max="100" id="uploader">0%</progress></br>
<input type="file" value="upload" id="uploadBtn"></br></br>
<button id="downloadBtn">download</button></br>
<div id="msg"></div>

JS
新增下面這段事件


downloadBtn.addEventListener("click",event => {
  // 取得 storage 中對應的檔案位置
  const fileRef = firebase.storage().ref(fullPath)

    // .ref() 指向已存在 storage 中的檔案位置後 可以透過 getDownloadURL 取得連結
    fileRef.getDownloadURL().then(function (url) {
        console.log(url) 
    })

})

取得檔案連結

在下載點擊事件中,用到了 getDownloadURL

  • getDownloadURL()
    回傳字串連結,可取得檔案在 storage 上的連結位置

getDownloadURL 是個 promise ,可以後面接個 .then 去接它返傳的 url
這裡搭配 console.log 來檢查


可以看到 url 就是檔案在 Firebase storage 上的位置連結

接著就可以拿 getDownloadURL return 的 url 去做些事情,例如是圖片連結就指派其給 <img>src 屬性

跨域問題

若遇到跨域問題

見下方 Firebase Storage Cors 跨域設定 筆記

下載

取得檔案連結後,想要將實體化下載成本地檔案,這時遇到幾個知識點:

  • 若今天檔案下載網站和檔案來源是同源同網域,可以直接透過 <a> 標籤配合 download 屬性去抓
  • 若檔案下載網站是不同源 (例如 codepen 或 localhost ),解決了跨域問題後,我們還要把它轉成 blob 格式才可以下載

這裡 AJAX 取檔案,用 fetchblob() 來示範
當我們轉成 blob 格式後,要用 createObjectURL()blob 轉成實際檔案與取得在本地瀏覽器中的位置連結

    fetch(url)
    .then(res => res.blob())
    .then(blob => {
        let a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let url = window.URL.createObjectURL(blob);
        a.href = url;
        a.download = name;

        // Firefox 需要將 JS 建立出的 element appendChild 到 DOM 上才可以 work
        a.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a);

        a.click();

        // 刪除多餘的 DOM 與 釋放記憶體
        document.body.removeChild(a);
        window.URL.revokeObjectURL(url);
      });

codepen 範例: Firebase storage 檔案下載

刪除

刪除的部分最簡單 只會用到 delete()

  • .delete()
    一樣用 .ref 取得的檔案位置,後面再接上.delete()就可以刪除

HTML 新增刪除按鈕

<progress value="0" max="100" id="uploader">0%</progress></br>
<input type="file" value="upload" id="uploadBtn"></br></br>
<button id="downloadBtn">download</button></br></br>
<button id="deleteBtn">delete</button></br>
<div id="msg"></div>

JS

delete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取得 storage 中對應的檔案位置
  const fileRef = firebase.storage().ref(fullPath);

  fileRef.delete().then( () => {
        msg.textContent = "刪除成功";
        uploadBtn.value = "";
        uploader.value = 0;
    }).catch(function (error) {
        msg.textContent = "刪除失敗";
    })
})

codepen 範例: Firebase storage 下載&刪除

條列式讀取 Firebase Storage 上的檔案

最後可能會有人想,那怎麼沒講到讀取?
製作雲端系統時,頁面顯示時要怎麼條列式列出這層有哪些檔案或資料夾?

這部分,Firebase Storage 有提供便捷的 API 來幫助我們列出

  • .listAll()
  • .prefixes
  • .items

listAll() 後方傳入的參數 res
透過.prefixes 取得這層所有資料夾
透過 .items 取得這層所有檔案與資訊

codepen 範例: 條列出資料夾與檔案名稱

備註:請將 firebaseConfig 替換成你自己的設定呦

Firebase Storage Cors 跨域設定

當要下載或上傳 Storage 東西時,若瀏覽器 console 出現 CORS 報錯,代表我們沒設定跨域設定,見 Firebase 文件Cloud Storage CORS 說明
要做到跨域的設定與白名單,我們需要安裝 gsutil 這個套件
gsutil 安裝方法

接著在自己電腦新增一支名為 cors.json 的檔案,其內容為

[
    {
      "origin": ["*"],
      "method": ["GET"],
      "maxAgeSeconds": 3600
    }
]
  • origin
    值為陣列,裡頭可以存放多個要設為白名單的網域(字串格式),這裡 "*" 字號代表不限制網域都可以的意思
  • method
    值為陣列,裡頭存放我們想設定允許的方法(字串格式),例如 GET、POST,這裡先設定"GET"
  • maxAgeSeconds
    值為數值,maxAgeSeconds 指的是指定時間秒數,瀏覽器對特定資源的預取(OPTIONS)請求返回結果的快取緩存時間,單位為秒,藉由快取回應的方式,瀏覽器便不需要在原始要求重複時,將再次向 Firebase 傳送要求。

cors.json 檔案存放位置不拘,但要記住我們放在哪個資料夾位置

因為接著要開啟終端機,cd 指到存有 cors.json 的資料夾位置後,輸入

gsutil cors set cors.json `${你的Storage資料夾網址}`

這邊的 ${}符號一樣只是方便筆記,不需要連 ${} 符號一起輸入

Storage 資料夾網址可以到 Firebase 後台 > Storage > 檔案,就是附圖中的 gs://xxxx

若是終端機出現 401 訊息 代表沒登入,在終端機輸入

gcloud auth login

有安裝 gsutil 這邊 gcloud 指令就會正常執行

選擇帳戶,注意是對應當前 Firebase 應用程式的 google 帳號登入
接著再輸入

gsutil cors set cors.json `${你的Storage資料夾網址}`

看到終端機出現 Setting CORS on gs:/xxxx 就成功了!

若是出現 403 訊息,代表當前可能已經登入但對應的 Storage 帳號不一樣,就要先登出

gcloud auth revoke --all

然後再登入一次

gcloud auth login

接著登入後一樣回終端機輸入

gsutil cors set cors.json `${你的Storage資料夾網址}`

看到終端機出現 Setting CORS on gs:/xxxx 就成功了!

最後:再進階呢?

瞭解 Firebase Storage 基本上傳、下載、刪除、條列顯示功能,可以繼續思考進階雲端系統開發,自己的雲端系統還要添加什麼功能和設計

例如

  • 檔案存入 Storage 時,是否也要存入檔案資訊到 Firebase Database?
  • listAll 條列出檔案時,是否將檔案/資料夾路徑資訊透過 data- 綁在 HTML tag 上供點擊事件取用?
  • 雲端資料夾與路由該如何分層?
  • 麵包選單設定?
  • 分享功能的網址哪裡來的?
  • 刪除與 undo 功能?

筆者是 2019 六角學院 The F2E 2nd 前端挑戰 Week8 分享者
此篇文章為筆者當時替大家整理的筆記,當時只放在 hackmd 給其他人參與的人看,並沒有放在部落格上,所以這裡算是舊文重發XD


#Firebase #javascript #img #圖片上傳 #Firebase Storage









Related Posts

用 HTML br 替換 ↵ 換行前先想一想

用 HTML br 替換 ↵ 換行前先想一想

C++ Header Guard 簡介

C++ Header Guard 簡介

【Day03】列表渲染 & 表單綁定

【Day03】列表渲染 & 表單綁定


Comments